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浅窥【摘要】 明确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和具体内容,立两德,树三风,言传身教立德树人;把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到和专业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爱学习的美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字】立德树人;中职教育;全面健康成长;教育理论 201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1400万教师致慰问信,信中对教师提出殷殷期望:希望全国广大教师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和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提出,对我国中职教育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指向意义。中职学校的学生刚好处在青少年,是形成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此时的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因此,中职学校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中职学校急需攻克的课题之一。 一、立德树人的理论传承、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理论传承 “立德”为古代三不朽之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1]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 清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 树人语出《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 “立德树人”四个字合用是中国文字的精妙也是我国历代教育经验理念的凝结。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201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进一步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思想;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明确了新时期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对中职学校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科学内涵 立德树人是指(自身)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引申到教育领域指树立德行,培养人才。其内涵为弘扬优良道德行为营造民风淳朴的社会环境培育人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创建和谐社会富国强民的有力保障。 (三)精神实质 以习近平为首的国家领导人公开宣示“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他们的德行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立德树人不单单是教育系统的事情,全民担当从我做起以德育人是立德树人的精神实质。学校立德树学子;家长立德树儿女;政府立德树国民;领导立德树下属;党员立德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等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用他们高尚的德行为我们做了立德树人的示范,同时,也为我们阐述立德树人的精神实质。 二.中职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必要性 (一)中职学校生源的特殊性决定其必然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中职学校的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高中毕业生就读中职学校的人数很少。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是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愿再复读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学生是家长觉得孩子学习不好没出息,初中毕业就进入社会年纪太小又不放心,于是送到中职学校等长大成人了再工作。这一类学生正是最需要社会和学校关心爱护,悉心教导的青少年。 被轻视了的中职学校,恰恰是承担培养教育青少年社会责任的主力军,中职学校的存在,降低了青少年犯罪率。初中毕业没进入高中的青少年,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人们定义为不良少年的人,他们如果不进入中职学校接受教育,放任自流会有一部分人走上歧途。这部分青少年学生是非常需要良好的德育教育的,因此,中职学校的生源特点决定了立德树人作为中职学校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性。。。 (二)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其将树德立人作为根本任务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一定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多数是一线技术人员,从事的工作平凡而不可或缺,他们是民众的主体,其品行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民风,因此,职业道德等美德的培养极为重要,这一点决定了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三)社会大环境需要中职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也随着而来,中职学校的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如果没有好的引导很有可能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误入歧途,所以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是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要。 (四)国家的发展需要中职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国家的未来需要勤劳、勇敢、爱国上进的下一代,试想如果一个国家的下一代都是懒散、自私、道德缺失的人,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立德树人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需要。因此,国家的发展需要中职学校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 (五)立德树人是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以往很多职业学校一味地抓技能培训和专业教学而忽视了德育工作,导致很多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不能够适应企业的严格管理,企业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满意,他们迫切需要德才兼备综合素质好的毕业生。因此,立德树人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中职学校适应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中职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 三.中职学校如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后,很多学者对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进行了大量的而研究,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论述居多,中职学校此类文章比较少见。下面就中职学校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做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明确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和具体内容 明确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是中职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首要工作。立德树人,本质在于育人。[4]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是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 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内容应当包括立德学理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传统美德等。同时。还要创设和营造立德环境和氛围包括树崇高校风、高尚教风、良好学风等。 (二)立两德(师德、德学) 德学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工具,师德是载体。中职学校立德树人必须树立德学理论和培育良好师德。 1、立德学 立德学就是立德学理论传播美德思想。佛教以佛法普度众生,基督教有圣经,共产党人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八荣八耻等理论工具。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也应当有理论工具,部分中职学校把弟子规作为育人工具,效果良好。刘幸福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弘扬德商理论,并将该理论编入教材《商务谈判》,创新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法和路径。德商理论由刘幸福首次提出,是比诚信经营高一个境界的经商理论,该理论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和经商的本分,强调厚德载物、友善、仁义的经商思想,试图使经营者从诚信经营层次提升到仁义经商的层次。这一理论非常适合经济专业的学生。 2、立师德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显然师德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5]中职学校应当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树立良好师德。 (三)树三风(校风、学风、教风) 《孔子家语·六本》有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环境的好坏对人的影响极大,中职学校应当立德与环境,以环境树人。 。学校可以通过树“三风”活动,用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凝聚芝兰之香。把校园建成“芝兰之室”,让校园充满“浓厚的香气”感召千万学子。 (四)言传身教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必须言传身教,言传身教应当齐头并进。只言传不身教和只身教不言传都是片面的,只言传学生感觉你光说不练,他们会想老师都没去做凭什么让我们做呢?教师只身教不言传有时也收不到育人的效果,例如:广西某职校推行弯腰活动,号召教师职工每天弯腰捡垃圾。不过,并没有在学生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按学校规定每个班级有自己的卫生责任区,学生每天清扫。有些准备打扫卫生责任区的学生,看到教师在哪里捡垃圾,就扭头回了教室,他们觉得老师在那里做清洁了自己不用去做了。 (五)明确全面健康成长的内涵 少数教育工作者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国家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不现实。这种观点是对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曲解。全面健康发展的内涵是: 1、全面健康不等于全能,思想品德符合社会道德标准,遵守职业道德,人格健全,具备一技之长就是全面健康发展。 2、德才兼备即为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 3、品德没问题才能逊色一些也算健康发展,一个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人即使才能逊色一些仍然不失为健康成长的人。 4、品德败坏才华横溢的人属于非全面健康成长,思想道德败坏的人,能力越强对社会的危害越大,中职学校要坚决避免培养出有才华而道德缺失的人。 (六)培养学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爱学习是一种美德,培养学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手段之一。 人们主观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很多人认为学习很辛苦。学习是获得知识,提升自我的手段和途径,是一件快乐的事。人天生有求知欲,例如孩子很小的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几乎见什么学什么,那时候的学习一定是快乐的。 中职学校应当改进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重回“快乐学习的童年”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进而喜欢学习,养成爱学习的美德,这样就达到了立德树人的目的。 (七)把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到和专业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 古代优秀的武师先教武德后传武艺,我国驾驶员培训考试的第一个科目是理论学习,主要是学习交规,过了科目一才能开始正式学开车和考其他科目,最后一个科目又是重新考交规,理论考试不合格不能领取驾照,这种教学模式值得借鉴。中职学校为了促进美德教育,应当考虑把职业道德学习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生成绩考核范畴对学生进行考评。 四.结语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顺应国内外形势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课题之一,中职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郭丹,程小青,李彬源.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21085 [2]李山泽注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21 [3]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诗词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35 [4]金更兴.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J].新西部.2013(11) [5]孙雪峰,葛笑如.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研究述评[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