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做好钦州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摘要】在社会政治经济新常态下,做好钦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很多,比如:树立依法监管理念拓展监管方法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鼓励群众参与监管,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力争做到食品药品监管无盲区;构建钦州食品药品监管“互联网+”体系;构建市场化的服务举措促食品药品产业发展;构建专业化的监管队伍等等。 【关键词】新常态;食品;药品;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事关钦州市人民的生命健康,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同时,食品医药经济又是钦州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钦州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解放思想,特别要克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观念,努力以思想的解放带动工作的创新。对每一项任务都进行多方位思考,采取灵活多样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方法,实现工作常做常新。 一、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 1.树立依法监管理念 依法治理是规范监管行为,杜绝不监管、乱监管,提升监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水平的重要保障。应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列出“权力清单”,合理划分上下级职能部门事权,全面理清部门职权边界、履职法定依据,做到师出有名、有理有据,为依法行政、依法执法夯实基础。 2.加强基层执法机构建设 组建乡镇级食品药品稽查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乡镇食品药品稽查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查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违法行为,受理、登记群众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乡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主要职责是:负责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产品的检验检测,为食品药品行政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设,使监管力量下沉到位,确保基层既有责任,又有能力承担,进而提升全市监管效能。 3.拓展食品药品监管方式 丰富监管方式,把事后查处、被动救火式的监管,转变为主动排查、预防为主模式,更多使用飞行检查、随机抽检、明查暗访等监管方式,促进准确掌握企业真实情况。 (1)变机械被动式食品监管为积极主动式监管 要强化超前思维,主动将监管视觉前移,适时提出监管计划,争取领导支持,主动开展工作。要主动分析研判食品药品监管形势,始终掌握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主动权和制高点。要及时排除食品药品领域存在的隐患,强化食品药品监管。 (2)变单一突击式监管为多面深入式监管 要科学调整监管工作的方位和力度,形成严密的“控制线”。对食品药品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突出问题进行反复研究,分析深层次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对牵动食品药品监管全局的大事要事进行重点监管,及时开展食品药品专项监督检查狠抓落实。要充分运用好飞行监督检查、随机监督抽查和明查暗访等有效方式,实现多点多面突破。 (3)变封闭式监管为开放式监管 一方面,积极深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虚心听取行政相对人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实行开放式监管;另一方面,增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透明度,把一些影响大、涉及面广的典型案例查办结果,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报道,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效果。同时,加强推广交流,注重发挥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示范效应。 4.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确保责任追究到位。对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突出的地区和部门,要进行诫勉约谈或责令限期整改;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工作不力、玩忽职守、工作推诿扯皮、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甚至参与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的,要依法从严追究相应责任;需要追究相关责任的,移送纪检监察等部门严肃处理;对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和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按照“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原则,一旦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无条件赔偿消费者损失,然后再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厘清各方责任。特别要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凡是达到犯罪的食品药品制假售假行为,必须第一时间移交公安司法部门查处,让犯罪分子倾家荡产、负出应有代价,切实增强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力。 二、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力争做到食品药品监管无盲区 1.增强群众维权能力 群众维权不力、违法成本过低是食品药品制假售假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应丰富宣传手段,开展深入细致的科普宣传,切实增强群众对假劣产品的鉴别能力。要畅通维权渠道,建立现场受理、电话、互联网、信件、传真、手机短信等投诉举报方式,方便群众维权。建立群众维权案件处置评价和奖惩机制,增强监管部门处置维权工作责任感,推动维权工作落实,从而实现违法必究。 2.建立共享企业信用体系 积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食品企业自律,引导其提高内部质量管理水平。实施企业守法“红名单”制度和企业违法“黑名单”制度,奖“红”打“黑”,并引导消费者支“红”远“黑”,促使企业自觉守法生产经营。 3.构建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提升社会监督水平,政府应稳妥、准确地发布食品安全信息,保障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知情权。同时,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基层监管部门可选聘有一定影响力、公益心较强的热心人士作为食品安全特邀监督员,探索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和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制度,以便及时掌握相关动态信息。可通过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群众代表视察企业,实施企业和监管、技术部门公众开放日、建立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食品药品监督中来,营造群防群治局面。 三、构建钦州食品药品监管“互联网+”体系 布局“互联网+”行动,打造“智慧食药监”,大力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与监管工作深度融合,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建设钦州市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以及覆盖县区、乡镇(街道)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统一信息网络,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统一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保障钦州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利用已有的云平台、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稳定可靠、成熟先进的软件技术和一级部署、三级应用的建设策略,建设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协同办公、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应急指挥和信用信息系统,打造功能完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食品药品“智慧监管”平台。要抓紧建设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寻、质量可控,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进入餐桌。 四、构建市场化的服务举措 保安全、促发展是食品药品监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只有运用监管手段,促进地方食品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体现食品药监的价值所在,否则食品药监将成为无源之水。 1.注重服务效率。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要始终牢记只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服务,才是有效的服务;只有促进企业加快发展的服务,才是受企业欢迎的服务。市场或企业能够自行解决的,监管部门不应过度介入。比如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可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对质量管理人员的聘请,可由现时的注册制度改为备案制,给予企业更多自主权。同时,在行政许可工作中,要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简化办事流程,做到该跑一次的,决不能让企业跑两次,为企业加快建设赢得时间。 2.积极支持企业创新集约发展。 特别是对我市现有食品医药企业规模普遍较少、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应注重发挥驻钦院校和有关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尤其是要注重发挥好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对企业研发工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带动企业转型发展。同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结合地方资源、产业等实际情况,推动地方政府规划建设食品医药产业园、农产品标准化种养殖基地等,促进食品医药产业加快集约发展的同时,发挥好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对食品药品安全的保障作用。 3.推动企业品牌建设。 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普遍以生产仿制药为主,企业过度竞争、重市场、轻质量现象普遍。对此,钦州市政府可通过奖补、鼓励企业申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方式,引导辖区企业牢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重大机遇,正确处理好短期行为与长远利益关系,把更多精力、资金投入到质量与品牌的建设上,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促进企业珍惜品牌荣誉而更加重视质量建设,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五、构建专业化的监管队伍 1.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 食品药品监管专业性较强,而目前食品药品监管队伍中涉医涉药涉食专业人才比例还比较低,难以适应制假售假专业化、科技化新形势需要。应通过公开招录、交流转任、聘任政府雇员等方式,提高专业监管人才比例。 2.科学合理配备监管人员 要综合考虑辖区面积、人口、监管对象数量、抽检任务等因素,科学合理配备监管人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员占常住人口总数比例不低于3.5人/万人,夯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基础。 3.建立专兼职协管员队伍 依据辖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监管工作需要,配备若干名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并参照社区监管网络管理员标准落实相应报酬,承担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职责,加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 参考文献: [1] 柳春龙.“新常态”下的食品药品监管与服务[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5(8):57-58. [2] 杨黔军,曹刚. 增强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9(11):37-38. 【作者简介】刘幸福(1972-),男,辽宁抚顺人,广西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经济师,校图书馆馆长,广西企业文化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经咨询研究员、广西分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人文素养与商业哲学。 刘幸福 电话: 13558274354 电子邮箱: 15876641@qq.com 地址: 广西钦州市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图书馆 |